新闻中心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在不久前发表的重要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发展路径与发展格局等,有助于进一步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制度优势及其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意义。
顺应人民心声和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习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权利和必然选择,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过去一个时期,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曾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
中国探索全球发展新模式习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各国都在探寻契合自身的前行道路。西方发展模式曾一度引领潮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其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已难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强调:“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但根本性地改变了自己,还通过发展自己改变世界,改写了世界现代化范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型商场里看转型(评论员观察)把人作为商业服务的重心与中心,以特色招揽人,以增值吸引人,以质量留住人,才能以“人气聚起来”带动“商机旺起来” 不足之中蕴新机、空白地带有蓝海,只要保持创新姿态、拼搏状态,商场和商贸零售业就会加速破局、焕发新生 商场那么多,假期去哪家? 家里小朋友说,“去‘大峡谷’”。这是她对北京一个商场的称呼。“去干啥?”“看‘龙’。
行囊改变 温情不变(金台随笔)近日,两张火车站的图片,引起笔者深深共鸣。 一张拍摄于2011年1月25日,在太原火车站,来自安徽的小女孩钟媛媛手里拖着行李箱,走在她身后的父母双手拎着几个大桶,还有几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大袋子。 另一张,拍摄于2025年1月18日,在太原南站,即将踏上回家路的旅客,背着一个双肩包、单手拉着一个行李箱,步履轻快。
提升“老幼共托”适配度(微观)推动“老幼共托”,不是将养老和托育两种功能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精细化设计和创新,推动两种服务有机相融 照护好“一老一小”,是许多家庭的重要关切,也是一个社会难题。 近两年,不少城市试点“老幼共托”模式,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问题。不久前,重庆市首家嵌入养老服务的在办幼儿园启动使用。
国产大米何以高产又好吃(人民时评)一碗更好吃的大米饭,牵动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也见证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不懈努力 一日三餐,大米是常见的主食。有人或许留意到了,我国大米不仅高产,市场上好吃的新品种也越来越多。 不久前,中国水稻研究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印证了这一点,国产大米确实越来越好吃。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在不久前发表的重要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发展路径与发展格局等,有助于进一步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制度优势及其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强调:“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但根本性地改变了自己,还通过发展自己改变世界,改写了世界现代化范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探索全球发展新模式习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各国都在探寻契合自身的前行道路。西方发展模式曾一度引领潮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其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已难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引。
顺应人民心声和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念发展是硬道理。习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权利和必然选择,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过去一个时期,一些“全球南方”国家曾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绝大多数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
人民网评:春节是“考点”,年关亦“廉关”新春,千家万户欢乐祥和的时光,也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时刻。 岁末年初,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强调“以铁的纪律持续净化节日风气”,要求“对违规吃喝、JN体育app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违规操办婚宴借机敛财、公车私用等节日顽疾彻查严处,对‘快递送礼’、借培训考察等名义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现象露头就打”,可谓给党员干部打了“预防针”。 节点是“考点”,年关亦“廉关”。
人民热评:文旅深度融合,让冰雪生活触手可及天寒地冻不仅挡不住运动健身的热情,还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美好生活的重要依托。 拥有12条雪道的沈阳东北亚滑雪场,日均客流量超过4000人次,戏雪区提供雪地漂移等28项雪上游玩项目,深受孩子们喜欢。又如湖北武汉,依托市区冰雪场地,推出“冰雪+购物”“冰雪+美食”“冰雪+旅游”“冰雪+体育”等系列商文旅体融合特色促消费活动。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平安过节(今日谈)日前,习来到辽宁,看望受灾群众,叮嘱“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确保温暖过冬”,了解市场供应,强调“要让大家吃得好、吃得健康”,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每年春节前夕,习都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山一程、水一程,步履不停,万家忧乐、安危冷暖始终牵挂在心,只因“你们的希望也就是我们的希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人民热评:巧借“冬风”,用白雪换金银眼下正是冰雪好时节。 “尔滨”冰雪大世界旅游热度不减,入园游客数破百万;借着举办2024—2025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契机,河北张家口持续激发“跟着赛事去旅行”热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行冰雪嘉年华,开启当地冰雪旅游季……北方各地创新“打开方式”,擦亮冰雪旅游“金名片”,用白雪换金银。 “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习不止一次强调冰雪资源的经济效应。
国产大米何以高产又好吃(人民时评)一碗更好吃的大米饭,牵动着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也见证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不懈努力 一日三餐,大米是常见的主食。有人或许留意到了,我国大米不仅高产,市场上好吃的新品种也越来越多。 不久前,中国水稻研究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印证了这一点,国产大米确实越来越好吃。
提升“老幼共托”适配度(微观)推动“老幼共托”,不是将养老和托育两种功能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精细化设计和创新,推动两种服务有机相融 照护好“一老一小”,是许多家庭的重要关切,也是一个社会难题。 近两年,不少城市试点“老幼共托”模式,一站式解决居民养老、托育问题。不久前,重庆市首家嵌入养老服务的在办幼儿园启动使用。
行囊改变 温情不变(金台随笔)近日,两张火车站的图片,引起笔者深深共鸣。 一张拍摄于2011年1月25日,在太原火车站,来自安徽的小女孩钟媛媛手里拖着行李箱,走在她身后的父母双手拎着几个大桶,还有几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大袋子。 另一张,拍摄于2025年1月18日,在太原南站,即将踏上回家路的旅客,背着一个双肩包、单手拉着一个行李箱,步履轻快。
新型商场里看转型(评论员观察)把人作为商业服务的重心与中心,以特色招揽人,以增值吸引人,以质量留住人,才能以“人气聚起来”带动“商机旺起来” 不足之中蕴新机、空白地带有蓝海,只要保持创新姿态、拼搏状态,商场和商贸零售业就会加速破局、焕发新生 商场那么多,假期去哪家? 家里小朋友说,“去‘大峡谷’”。这是她对北京一个商场的称呼。“去干啥?”“看‘龙’。
和气致祥 和实生物 和合共生先农坛庆成宫,北京中轴线上的一颗明珠。这是去年中轴线申遗成功后首个焕新亮相的古建筑群。 今年春节假期,中外游客特意来到这里参观祈福,祈愿“家庭和美”“岁物丰成”“好事连成”。
激发农民合作社新活力(今日谈)春节前,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的合作社又分红了,60户村民领到了现金,笑容写在脸上。 “司莫拉”,意为“幸福的地方”。2020年春节前夕,习来到这里,按当地风俗敲响三声木鼓,寄语“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人民热评:标签化中国女婿,如此炒作不可取连日来,“女婿”成了热搜榜的常客。从“女婿每年春节都找老丈人告状”,到“女婿回娘家哭着给丈母娘告状”,从“大年初二女婿又开始汗流浃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统一行为”……一些自媒体似乎嫌热度还不够滚烫,甚至拉上了演员沈腾助攻,“沈腾凭什么演马丽女婿?” 一条条主打“女婿”的热搜,让人不知所云、不明所以。乍一看,还以为谁家女婿遭遇了骇人的虐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比窦娥还冤;细一瞅,原来又是玩以偏概全的把戏,哗众取宠,通过标签化某个群体来博取流量。
非遗中国年|人民网评:中国年味 世界共享灵蛇报新春,吉祥满世界。 此时此刻,无论身在何处,炎黄子孙都默契开启了合家团圆的时刻。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凝聚不散的家国情怀,铸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纽带。
为“两头忙”老人解难题(纵横)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很多低龄老人在退休后既要照顾自己的高龄父母,又要帮着看护尚未入托的孙辈。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提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同时加强居家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上有“老老人”,下有“小小孩”,“两头忙”让很多低龄老人疲于应对。
人民艺起评:“非遗”上春晚,带来非一般魅力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的《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已落下帷幕。但是,很多精彩节目都驻留在亿万观众记忆深处,比如,令人美不胜收的“非遗”元素。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整台晚会处处体现“非遗”特点。
人民财评:春节档“换新颜”,票房创纪录折射文化消费新高度2025年电影市场迎来春节档开门红!打开影院购票界面,“售罄”字样频频出现。数据也印证着这种感受——大年初一单日票房18.05亿元,观影人次3515.12万,均超过2021年同期,创造中国影史新的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截至目前,春节档总票房突破26亿、超过去年同期,共有4部影片预售票房突破2亿、成为历史最多……数据鲜活,成果累累,映照今年春节档的火热。
开拓电影消费新空间(人民时评)不久前,多位知名导演、演员呼吁观众走进电影院,体验大银幕的魅力。即将开始的2025年春节档,汇集各种类型大片、高关注度的IP,有望形成新的观影热潮。 对人气高低最有体会的电影院,也在尝试用各种方法吸引观众。
人民艺起评:“异人之下之决战”,中式玄幻的诗意绽放近日,真人漫改剧《异人之下之决战!碧游村》热播。基于同名漫画的成功,以及前作打下的基础,该剧打响了短精剧2025第一枪。 该剧构建了一个平行于现实的并带有东方特色的“异世界”。
非遗中国年|人民网评:讲好春节故事 奏响自信强音“金蛇狂舞迎新纪,瑞雪纷飞兆好年”“九州崛起龙蛇舞,十亿腾飞骐骥欢”“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随着2025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春联销售也愈发火热。 春联,不仅是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结晶,正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人民艺起评:《漂白》,人民警察的守护价值有了具像2025年开年以来,剧集《漂白》延续了近期《我是刑警》、《风中的火焰》等刑侦剧的热度,凭借其精彩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刻画,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该剧以线杀人碎尸案”为原型,故事主要围绕刑警彭兆林(郭京飞饰)与犯罪头目邓立钢(饰)之间跨越十年的正邪较量展开。 在这场正邪较量中,《漂白》尤为注意的是对正反两面典型人物特质的刻画:郭京飞饰演的彭兆林是“犟人警察”,他在十年如一日地追凶中表现出了冷静、果敢、愤懑,但同时一次次与凶手擦肩而过又难免有内心的焦虑与挣扎。
“文化+”里探机遇(评论员观察)读懂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在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上下功夫,有助于将文化资源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 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活化文化,实现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形成了文化繁荣与经济向好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 上海黄浦区亚洲大厦,10多个演艺新空间“纵向生长”,形成一条垂直的戏剧街区。“吃完饭上楼看戏,看完戏下楼喝咖啡”,凭借看展的票根,观众还可享受购物折扣。 看展、观剧、用餐、购物,休闲娱乐一站集成,人文价值和商业逻辑“一体双生”,这样的文商旅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激发了消费活力。
乐见文物常“做客”(人民时评)天津博物馆,“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持续引发观展热潮。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省份、16家文博单位所藏的近400件(套)秦汉文物。甘肃省博物馆的铜车马仪仗俑队、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长信宫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麟趾金……众多珍贵文物“做客”天津博物馆,吸引众多观众慕名前来。
文化赋能 重塑空间(评论员观察)城市更新行动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善民生、提升城市风貌的同时,还可通过做文化文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努力积淀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气质,一座城市才能富含独特魅力,不断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吸引力竞争力 在江西景德镇市,两个“陶”字头的地方,大家都爱去。一个叫陶阳里,JN体育app是以御窑厂遗址等为基础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陶瓷展览、手工体验等一应俱全。一个叫陶溪川,是国营老瓷厂变身的文创街区,摆摊创业、艺术创作等气氛火热。
来论“空中校车” 折射民生为大 云南省昆明市 杨文明 10年前去学校,攀峭壁、涉河水,得花费三四个小时。现在坐“空中校车”,仅需30分钟,方便又安全。云南省宣威市尼珠河村孩子上学路的巨变,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大山里唱出动人的歌(暖闻热评)【人物】吉布小龙 【故事】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彝族小伙吉布小龙几经漂泊,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成为一名乡村音乐教师。在那里,他与另一名教师一同组建了“妞妞合唱团”,带领一群零基础的山村孩子徜徉于音乐的海洋。从创作属于自己的原创歌曲,到在中央歌剧院献唱,再到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回声嘹亮》等节目舞台,在歌唱中,孩子们遇见更大的世界,收获自信与成长。
画好协同育人同心圆(微观)教育孩子时,如何协同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形成“1+1+1>3”的效果? 在福建福州屏东中学,学校携手周边社区、单位打造了一个各有侧重、互相配合的“幸福教联体”,形成新的育人格局:社区搭建志愿服务等课外活动平台,举办亲子运动会、设立“社区家长学校”;家长结合自身职业开设家长班会课,进行环保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等;学校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与家长到课堂听课、查看送餐品质,并根据反馈研讨改进。学校、家庭、社区同步同向发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成立“教联体”是有效抓手。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民要论)习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作为今年要抓好的一项重点任务。这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更大关注。
通识教育如何“有益又有趣”(金台随笔)通识教育更注重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通过跨专业的广泛涉猎,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并在交叉融合中提升分析归纳、思辨批判的综合能力 “如何分辨音乐人谱写的乐曲与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通过输入提示词,人工智能会怎样进行扩散和降噪,生成更符合需求的图片?”在浙江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一系列既前沿又有现实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们感叹“有益又有趣”。 优秀的通识课,常常能超越课堂、跨越校园,火爆出圈:中国人民大学战略模拟与兵棋推演课用“桌游”的形式,让学生们在“棋盘”上探究大国博弈,加强对国家安全的理解;武汉大学积极心理学课引导学生用更积极的方式思考世界、看待生活,课程微信群成为同学们心灵交流的窗口……既放眼世界,也内观于己,这些形式新颖、内容“解渴”的通识教育课程,引发一次次“抢课”热潮,展现出通识教育的巨大魅力。 “智识贵能汇通”。